學術講座
4月20日“地理信息科學前沿進展”系列報告(第二十三講)
2022-04-19應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吳小丹教授和馬軒龍研究員共同邀請,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博士后郝大磊為我校學生作學術報告,并在會后進行學術交流,歡迎廣大師生參加。
報 告 人:郝大磊 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博士后
報告題目:定量遙感和陸面過程模式中的輻射傳輸建模新進展
報告時間:2022年4月20日(星期三)9:30-11:00
騰訊會議:584 575 346
報告人簡介:
郝大磊,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博士后,研究方向包括定量遙感、陸地表面建模、陸氣相互作用等,相關研究成果已被成功應用于新一代地球系統模式-Energy Exascale Earth System Model。近年來,在NREE、Nature Communication、GCB、RSE、ESSD、ISPRS、GMD、JAMES、IEEE TGRS、JGR等期刊接收或發表論文40余篇,并擔任RSE、GMD、GRL、AFM、JAMES、WRR、JGR等國際期刊審稿人。
報告內容簡介:
輻射傳輸是定量遙感的理論基石,也是陸面過程模式中模擬地表能量平衡及碳水循環的重要基礎。然而,當前定量遙感和陸面過程模式中的輻射傳輸模型大多包含地表平坦、覆蓋均一、結構簡單等均質場景假設,仍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與改進空間。報告將以本人研究為例,簡要介紹定量遙感中的全球逐時太陽輻射估算、山地輻射傳輸建模、日光誘導葉綠素熒光(SIF)的角度效應與歸一化等工作;以及陸面過程模式中的子像元異質性表示架構、太陽輻射地形效應參數化、考慮雪粒形狀的積雪反照率參數化方案等進展。
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
蘭州大學泛第三極環境中心